同日,中国兖矿集团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针对兖矿旗下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林煤间接液化一期后续项目,签署了总价值35亿美元的投资合作大单。
点评:煤炭产能减量置换工作是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煤炭产能置换有利于跨省布局的煤企优化资源布局,并进一步放开参与主体,在具体操作上如何依法依规、高效运行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今年以来,煤炭产运需三方再次推进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进一步提质增量,扩大中长期合同签订数量、提升质量,建立科学定价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消息显示,截至10月份,1.5亿吨的去产能任务已经提前完成。据此统计,全国已审核确认产能置换方案的煤矿产能达到4.4亿吨。这一指数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发电侧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的市场空白,为客观准确反映电煤采购端价格水平提供了新视角。
两年合计化解过剩产能超过5亿吨。──煤科总院战略规划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建利热词三:债转股自化解过剩产能行动启动以来,全国共关闭退出煤矿2000处左右,涉及产能3亿吨左右。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河南省能源局局长高义表示,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否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下游需求增加 民用电负荷保持高位在寒潮影响下,下游燃煤取暖需求增加,民用电负荷保持高位,带动煤炭消耗明显提升。截至今日,秦港下锚船数量再次升至106艘的高位。天气因素 煤炭运输紧张受前段时间天气因素导致煤炭运输紧张,一方面拉涨煤炭运价,汽运煤价格继续飙升,运营成本增加,支撑港口平仓价,甚至促使下游电厂接货价格不至于立即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沿海煤炭运输周转放慢,造成煤炭发运数量和到港时间受到影响,部分优质煤种缺货,等货船舶增多,进而造成港口有效货源趋紧,下游市场采购心态紧张。同时,环渤海主要发煤港口设备故障增多,冻煤清理费时,装船效率放慢,港口阶段性货源紧张更为突出。
1月11日,我国多家主力煤企联合下调下水煤现货价格,贸易商市场煤报价逐渐回归理性,虚高报价暂时消失,部分担心价格高位回落风险的贸易商不再抬价,而是加快出货,这也势必会影响下一步港口煤价走势。在环渤海很多港口,优质现货煤非常紧俏,前来询价和议价的客户依然不少。
春节之前,随着新一轮寒潮天气的到来,可能还会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或继续对煤炭生产和港口外运带来影响,进而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伴随着气温的骤降,煤炭主要消费地区华东、华南地区,燃煤发电需求同比去年增加很多,很多电厂仍在积极拉煤补库。临近年关,煤矿停产范围逐渐扩大,发煤站资源不足,铁路发运增量不明显,直接影响了环渤海港口到货量。预计一月下旬,市场煤价格将出现缓慢下跌,但受电厂日耗高位、补库积极性仍在等因素影响,预计市场煤价跌幅不会很大。
一月份上半月,沿海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基本稳定于74.2万吨。此外,沿海电厂存煤继续处于低位,截止今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014万吨,存煤可用天数降到13天;其中,浙能、上电等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仅为8天,处于警戒线以下水平,而国电、大唐、华能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分别为12、14、14天,存煤都不高。从后期来看,一月下半月,寒冷天气还将继续刺激电煤需求,日耗还将延续高位走势,补库刚性需求继续存在预计一月下旬,市场煤价格将出现缓慢下跌,但受电厂日耗高位、补库积极性仍在等因素影响,预计市场煤价跌幅不会很大。
一月份上半月,沿海六大电厂日均耗煤量基本稳定于74.2万吨。在环渤海很多港口,优质现货煤非常紧俏,前来询价和议价的客户依然不少。
伴随着气温的骤降,煤炭主要消费地区华东、华南地区,燃煤发电需求同比去年增加很多,很多电厂仍在积极拉煤补库。天气因素 煤炭运输紧张受前段时间天气因素导致煤炭运输紧张,一方面拉涨煤炭运价,汽运煤价格继续飙升,运营成本增加,支撑港口平仓价,甚至促使下游电厂接货价格不至于立即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沿海煤炭运输周转放慢,造成煤炭发运数量和到港时间受到影响,部分优质煤种缺货,等货船舶增多,进而造成港口有效货源趋紧,下游市场采购心态紧张。
同时,环渤海主要发煤港口设备故障增多,冻煤清理费时,装船效率放慢,港口阶段性货源紧张更为突出。此外,沿海电厂存煤继续处于低位,截止今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存煤1014万吨,存煤可用天数降到13天;其中,浙能、上电等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仅为8天,处于警戒线以下水平,而国电、大唐、华能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分别为12、14、14天,存煤都不高。下游需求增加 民用电负荷保持高位在寒潮影响下,下游燃煤取暖需求增加,民用电负荷保持高位,带动煤炭消耗明显提升。1月11日,我国多家主力煤企联合下调下水煤现货价格,贸易商市场煤报价逐渐回归理性,虚高报价暂时消失,部分担心价格高位回落风险的贸易商不再抬价,而是加快出货,这也势必会影响下一步港口煤价走势。截至今日,秦港下锚船数量再次升至106艘的高位。临近年关,煤矿停产范围逐渐扩大,发煤站资源不足,铁路发运增量不明显,直接影响了环渤海港口到货量。
春节之前,随着新一轮寒潮天气的到来,可能还会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或继续对煤炭生产和港口外运带来影响,进而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从后期来看,一月下半月,寒冷天气还将继续刺激电煤需求,日耗还将延续高位走势,补库刚性需求继续存在
1805合约基差逐步收缩通过对动力煤供需关系测算及其现货绝对价格的评估,预计后期动力煤现货价格将逐步走弱,且3月、4月、5月均为消费淡季,虽然4月下游用电企业存在复产预期,但目前种种数据表明环保限产对需求影响弱于预期,因此4月复产仍然难以消除淡季需求走弱的影响。节后两会接棒,因此,我们认为,产量在3月仍然难以出现较大增量,预估一季度原煤产量为8.56亿吨,同比增加6.14%。
供应释放空间有限,春节延后导致旺盛需求预计将持续至1月底,即2月供需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后期运力问题在需求减弱中难以形成市场的主要矛盾点。因此,后期动力煤1805合约仍然需等待超跌后做多,参与做空风险收益比并不合算。
近期,山西焦煤集团、同煤等各大煤企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下调电煤价格15元/吨,单纯限价难改动力煤供需关系,但说明煤价基本已经接近国家容忍上限。去年11月、12月国家控制进口额度主要由于前10月进口累计同比大幅增加,即国家层面对进口量仍然保持谨慎态度,因此预估2018年进口量大幅增长的概率较小。关注春节因素影响2017年安检、煤管票管制等手段干预使超产、黑煤得到极大程度地抑制,表内产量有效性提高。一季度动力煤基本处于基差收缩阶段,即高贴水下,若现货快速下跌将驱动盘面向下,温和下跌或持稳对做空不利。
2017年10月到12月底海运费由于其他非煤炭大宗商品推涨,海运费与煤价背离,甚至对煤价上涨产生抑制效应,但12月中旬海运费迅速下滑至合理水平,海运费与煤价重新恢复正相关关系,即近期海运费上涨基本是电厂补库驱动。进口方面,去年11月、12月进口政策性限制导致进口量大幅下降,其中11月动力煤进口1677.68万吨,较9月高点下降400万吨左右,12月进口方面改善并不明显,考虑到炼焦煤澳洲、蒙古发运或通关仍然受阻,进口量预估仍将保持11月水平,则动力煤进口量预计1754万吨,环比增加4.55%,同比下降16.38%,因此2017年全年动力煤进口约2.02亿吨,同比增加3.01%。
海运费一般情况下反映的是沿海电厂的采购心态,因此一定程度对煤炭需求端反应较为敏感,对煤价的阶段性顶部或者底部预测力极强。2016年至今共强制性降价三次,下调之后煤价基本上都有所收敛,三次下调中市场煤报价区间基本集中于730740,即可推断国家对煤价的容忍上限或为750800。
2月初需求将季节性走弱预估1月动力煤上下游库存将得到大幅消化,2月初需求断崖式(春节因素)下跌,煤价将逐步走弱,但考虑到经过旺季高峰,库存迅速消化,动力煤跌幅或有限。电厂库存目前基本处于历史同期低位,因此集中性补库需求仍在,海运费短期仍将保持强势,由于2月需求走弱预期,下游补库情绪也将发生转变。
年底为了保安全,煤矿增产意愿普遍强。1月接近年关,产量将较去年12月出现小幅下降,按照以往春节(叠加2月28天)对产量影响估算,将达到3500万4000万吨海运费一般情况下反映的是沿海电厂的采购心态,因此一定程度对煤炭需求端反应较为敏感,对煤价的阶段性顶部或者底部预测力极强。2017年10月到12月底海运费由于其他非煤炭大宗商品推涨,海运费与煤价背离,甚至对煤价上涨产生抑制效应,但12月中旬海运费迅速下滑至合理水平,海运费与煤价重新恢复正相关关系,即近期海运费上涨基本是电厂补库驱动。
年底为了保安全,煤矿增产意愿普遍强。关注春节因素影响2017年安检、煤管票管制等手段干预使超产、黑煤得到极大程度地抑制,表内产量有效性提高。
近期,山西焦煤集团、同煤等各大煤企纷纷响应国家号召下调电煤价格15元/吨,单纯限价难改动力煤供需关系,但说明煤价基本已经接近国家容忍上限。节后两会接棒,因此,我们认为,产量在3月仍然难以出现较大增量,预估一季度原煤产量为8.56亿吨,同比增加6.14%。
供应释放空间有限,春节延后导致旺盛需求预计将持续至1月底,即2月供需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后期运力问题在需求减弱中难以形成市场的主要矛盾点。1月接近年关,产量将较去年12月出现小幅下降,按照以往春节(叠加2月28天)对产量影响估算,将达到3500万4000万吨。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